《串流王者》給的啟示

簡信昌
Nov 10, 2022

--

2007 年,瑞典 Gottfrid Svartholm、Fredrik Neij、Peter Sunde等人延續了 2003 年的反版權運動,成立了海盜灣,許多各式各樣的檔案透過 BitTorrent種子伺服器 (BitTorrent tracker) 傳播,其中各種音樂更是在海盜灣引發一股風潮。

這是 Netflix 影集《串流王者》的故事背景,因為海盜灣雖然讓一般人可以找到幾乎所有音樂的種子檔案,然後可以透過 BT 下載,但其實使用者體驗並不是太好,而且進入門檻也不低。因此 Spotify 希望透過網路串流,讓使用者不用預先下載音樂檔案,就可以直接隨選隨聽線上龐大的音樂資料庫。不僅如此,透過技術的改善,Spotify 也希望降低使用者點選後到音樂播放之間的時間延遲,提升使用者體驗。

影集從這裡切入,但是接下來卻是重點。因為創新、技術並不能解決問題。Spotify 遇到的第一個問題,也將是接下來十多年如鬼魅般揮之不去的惡夢。因為音樂的版權還是掌控在各大唱片公司手上,Spotify 為了取得版權,其實就等於要把技術雙手奉上給唱片公司。

這裡也可以來聊聊當時的數位音樂狀況,其實早在 Spotify 推出前,甚至在前面提到的「反版權運動」前,APPLE 就有了一個還算成功的音樂播放器 iPod,更不提在那之前,已經有各種 MP3 Player,唱片公司也因為這些可以隨意散播的 MP3 造成銷售量大幅下滑。後來在 iPod 以及搭配的 iTunes 網路音樂「唱片行」下,似乎露出了一絲新販售管道的曙光,但就算如此,許多人還是習慣於設法「取得」檔案,然後再複製的自己的音樂播放器上,唱片公司依然還是無法回到過去的榮景。

這時候,技術能力超強的 Spotify 似乎是個可以好好利用的對象。從劇中來看,創辦人丹尼爾以及首任 CTO Andreas Ehn 其實都是相信網路自由,並且認為人們應該可以透過網路免費播放音樂。他們一開始更天真的覺得應該像廣播電台一樣,跟唱片公司購買播放版權就好。沒想到惡夢就從這裡開始,也就是影集中,我們從律師的角度去看版權談判,以及從 Andreas Ehn 對於版權談判結果不滿,進而因為版權困境造成公司策略轉變,跟他們的理想背道而馳最終只好黯然離開。

其實有興趣的朋友,也推薦可以搭配這集曼報的 Podcast 一同使用:

在片中,律師談判的結果是決定以 30% 的股權去換取唱片公司的授權。不過更精確的根據 Wikipedia 的資料,Spotify 其實有大約 70% 的收益是必須交給唱片公司,這也造成 Spotify 從創立至今,還沒有一年的財報為正。

在 Spotify 的這個例子中,雖然 Spotify 創造出了一個很受到使用者買單的創新模式,並且透過很好的技術完整的實作出來,在劇中的表現更能凸顯這點,每個第一次使用 Spotify 播放器的人都真的是眼睛為之一亮。就算如此,Spotify 還是無法掌握這個生態圈(Eco system)。創新並不容易,但是創造/建立生態圈卻更加困難。

生態圈的困難在於一個聚集各種利益關係人的循環,因此對於累積已久的生產者與消費者,要怎麼可以同時在新的技術以及創意下還可以共榮共生。消費者的移動或許經常是更快速的,因此生態圈的轉移困難似乎也是生產者的轉移,這種轉移與否,取決於生產者對於未來的想像,或是有足夠的能力接受失敗,以及調整思維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如何建立新的生態圈。

這中間的困難常常也是現今在講傳統產業數位轉型無法順利進行的其中一個原因。當然不只如此,許多新技術的推廣者,如果無法看出時代的轉移並不僅止於技術的進步,而在於生態圈的變遷,那以失敗作收的機率也許也會大幅提升。

--

--

簡信昌

工程師 / 攝影師 / 資料新聞 各種興趣,目前擔任資料新聞媒體《READr》總編輯。對於新聞媒體未來想像充滿興趣,也希望透過技術改變新聞媒體的為來樣貌。同時也思考著如何以鏡頭與藝術創作面對自己的人生。